游人小说网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121章 七十年代的商业贷款

第121章 七十年代的商业贷款


“林凯峰同志,这里没有外人,你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只要我们公社能帮忙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有问题,公社帮你们公司解决问题,没有问题,创造问题我们也要帮忙。”

  李朝阳当了多年公社主任,纵然眼界和商业头脑不如林凯峰。

  依旧不影响他,明白林凯峰的言外之意。

  显而易见。

  能不能大量解决公社的富余劳动力,公社这边也要帮忙。

  林凯峰说道:“李主任,你知道银行贷款吗?”

  “银行贷款?”

  李朝阳愣了一下,不确定地说道:“你是说向银行借钱?”

  “对,借钱。”

  见李朝阳对于什么是银行贷款并非一无所知,林凯峰不紧不慢讲起他的具体想法。

  之前,林凯峰想的是机械厂全额投资。

  帮助东山大队建立养猪场,购买进口长白猪。

  等到养猪场具备规模,能够有序地提供优质长白猪。

  林凯峰将会和市里商议,兼并县肉联厂。

  县里企业当中,十个有七个先天存在问题。

  79年之前,还能勉强依靠上面发下来的资金维持部分生产,给工人们开工资。

  到了80年,国家正式开始实施政企分离,企业自负盈亏。

  上面不再向国有企业提供任何资金上的帮助。

  别说是县一级的工厂企业,陷入无米下锅的局面。

  军工企业和各家重点研究所,同样是朝不保夕。

  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

  身处这个大背景之下,大肆兼并县一级的企业工厂,问题不但不大。

  上面还会大力支持。

  毕竟,谁也不会嫌身上的包袱越来越少。

  不让机械公司兼并,这些企业就将成为市里的负担。

  国家有决心壮士断腕,让国有企业自负盈亏。

  省市两级未必能狠得下心这么做。

  兼并不难。

  难的是怎么养活原来的职工,保证他们的生活。

  又要并厂,又要进行一系列投资。

  需要动用大量资金的地方太多了。

  来的路上,林凯峰想到一个借鸡生蛋的主意。

  贷款。

  从49年一直到79年,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经历了四个周期。

  通过小范围帮扶,一点点理清商业贷款对于企业生产的帮助。

  到了50年代末,商业贷款进入了一个空前高涨的发展时期。

  出现了全额信贷。

  国有企业和工厂的周转流动资金,统一由银行贷款解决。

  仅仅59年一年。

  贷款数量超过过去十年总额。

  两年后,银行贷款进入第三个阶段,低谷期。

  由于龙国已经完成了全面的工业布局。

  国有企业的一切资金来源,全部由上级主管部门下拨。

  已经不需要再向银行申请全额信贷,用作流动资金。

  “李主任,同样是去年,国家颁布的好消息,可谓是络绎不绝。”

  “除了加大外派留学生数量,银行贷款的政策,也有了新的变化。”

  “一个八个字就能概括,区别对待,择优扶植。”

  闻听此言,李朝阳似懂非懂地说道:“国家这是又同意,地方生产单位,可以向银行贷款了?”

  “不但同意,而且还会大力扶植有希望的企业。”

  区别对待择优扶植八个字,包含了大量重要的信息。

  林凯峰一边说,一边向李朝阳帮忙,寻找去年全年的报纸。

  饶是林凯峰记得这项政策,也无法准确说出全部的内容。

  只知道商业贷款开始复苏。

  效益良好,发展势头喜人的企业,有资格向银行大量贷款。

  好巧不巧。

  机械公司正好符合标准。

  见林凯峰来真的,李朝阳马上带着他去公社资料库。

  寻找去年一整年的库存报纸。

  “呸呸呸,找到了。”

  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二人终于找了写有贷款精神的报纸。

  林凯峰吐了吐嘴里的灰尘,念起报纸上的具体内容。

  针对经济改革中存在经营问题,有关部门颁布了四点要求。

  符合四点要求的企业,不但能向银行大额贷款。

  银行方面还要给予各种政策帮扶。

  五点要求分别是,保质保量完成计划。

  执行生产合同中表现良好,不曾出现任何纠纷。

  企业经营和管理优于当地同行业企业。

  屡次为国家创汇立下过重大功绩。

  “李主任,你仔细想想,我们机械公司,符不符合重点贷款的要求?”

  “上级明确要求,重点扶优有较好经济效益的企业,如果我们北方机械公司都不符合要求,还要哪家企业有资格贷款呢?”

  李朝阳拿过报纸,仔细看着上面的内容。

  不得不说。

  这些内容仿佛是专门为机械公司制定的。

  任何一项。

  机械公司都做了堪称完美的地步。

  “可是贷款这种事情,和我们公社有什么关系呢?”

  李朝阳不解道。

  林凯峰苦笑道:“李主任,我不拿你当外人,跟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我们公司最近太出风头了,如果一切好事都有我们占了,纵然市里领导不说什么,其他企业又会不会说怪话,给我们找一些麻烦呢?”

  “不招人妒是庸才,这句话说得没错。”

  “枪打出头鸟这句话,同样也是至理名言。”

  “因此,这一次的火腿肠厂生意,必须是合作生意。”

  “东山大队负责养猪,充当火腿肠厂的配套单位。”

  “公社作为东山大队的直属上级,也要做点事情。”

  “为我们公司担保,接下来会在下面的各个公社,大力推广饲养长白猪,保证火腿肠厂肉品供应。”

  林凯峰压低声音,剖析这么做的好处。

  火腿肠厂总投入五百万。

  银行方面即便重点帮扶机械公司。

  面对这么大的贷款额度,肯定也要顾虑重重。

  李朝阳代表公社,配合林凯峰一块说服市领导。

  市里领导被说服,巨额贷款的事情也就是十拿九稳。

  除此之外。

  还能表明机械公司不会吃独食,会带着公社和生产队一块致富。

  堵住其他的悠悠之口。

  公社和机械公司的合作并不只有养猪,火腿肠厂。

  一次性筷子工厂,也是两家的合作项目。

  索性一次性都借一点。

  争取向银行借款八百万。

  利用贷款完成机械公司的一系列投资。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939338/1111100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