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209章 识得方名封髓意,何忧大地不春归

第209章 识得方名封髓意,何忧大地不春归


“那个,我的意思是,先给孩子看看病吧。”

  说起来这个,老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自己老子就是中医教授,结果有问题不敢问,自己上网查小红书。

  这也就算了,居然还信了不知道那门子的“大师”,要吃附子硫磺。

  发现这个事儿后,老王恼怒之余还有后怕,幸好自己及时发现,孩子还小,生病了治一治就行,就怕乱吃这些毒药,到时候真的无可挽回了就惨了。

  年轻人体会不到健康身体的宝贵。

  如果是王天赐在这里,可以讲一讲急诊EICU的故事:一个小姑娘因为恋情喝了农药,结果年纪轻轻做血滤,好生生的肾脏,毁的连老人都不如,如花一样的年龄,下半辈子可能都不会好过了......

  有些事情比死亡更可怕,比如说痛苦的活着。

  就在这时,老王已经开始熟练地为自己的儿子号起了脉。

  只见他先将手指轻轻搭在儿子手腕处,屏气凝神,仔细感受着脉搏的跳动。接着,老王又示意儿子张开嘴巴,查看了一下舌象。

  站在一旁的李介宾也凑上前去瞧了一眼,只见舌质发红,舌苔微微有些黄腻,但舌根却没有舌苔覆盖。

  "阿宾,你过来摸摸看。"老王向李介宾招了招手说道。

  小卷毛刚被老爸狠狠训斥了一顿,这会老实多了。

  李介宾走上前去,也切了一下脉。

  摸过之后,李介宾心里稍感宽慰:脉象还算正常,只是略微有些细而数。毕竟年轻人身强体壮,身体底子好,只要稍加调养,并不会有太大问题。

  想到这里,李介宾不禁松了一口气。

  “其实还好,稍微调和一下就行。”

  “阿宾你觉得用什么方子比较好?”

  小卷毛难以置信地抬起头,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教授父亲,满脸惊愕:“爸!我可是您亲生儿子啊!都到这份儿上了,您还有心思去考察自己的学生?”

  然而,老王对儿子的质问充耳不闻。就因为小卷毛是他亲儿子,他才会叫阿宾开药。毕竟,平日里也就罢了,但当着自家孩子的面,总得稍微顾及一下作为父亲的颜面吧?难道要老王亲口承认自己的医术不如一个学生高明不成?

  至于给他说这人不是普通学生是李介宾,那更是无从谈起——说了他也听不懂呀。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换作平常时刻,面对这样的情况倒也罢了,毕竟李介宾在男性健康方面见多识广,没什么新鲜感可言。可偏巧刚才提到了火神派……恰好他知晓郑氏有一种独门秘方,对于治疗男子遗精颇具神效呢。

  “咳咳,我觉得郑钦安有一法不错,可以试试。”

  而老王则是皱起眉头,满脸疑惑地说道:“火神派的治疗方法?还用附子?可是他明明是阴虚体质啊,这样真的合适吗?”

  小卷毛原本对这种疗法有些抵触情绪,但听到老王这么一说后,突然间又产生了尝试一下的念头。毕竟,他一直都坚信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并希望通过实践来证明给他父亲看,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

  我上小红书看病怎么了?你知道现在多少年轻人用小红书吗?跟不上时代,以后你们就要被时代抛弃!

  此时此刻,李介宾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心想:老王啊老王,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唐啊。你不知道老唐最近有多卷呀!

  由于老王前几天外出参加会议,因此错过了昨天关于火神派的讨论。在他的印象里,火神派就是逮着阴证患者用附子和干姜干就行了——虽然这样说也不算错。

  事实上,尽管郑氏被尊崇为火神派的祖师爷,但他的学术思想远远超出了火神派所涵盖的范畴。火神派的治疗理念并非如此简单粗暴,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不能一概而论。

  “不用附子,我写下来,请王老师品鉴一番。”

  老王更好奇了,火神派不就会用个附子嘛,还有什么新花样?

  只见李介宾拿过纸笔,写下了三味药,递给了老王。

  老王拿到手里,疑惑更深。

  “三才封髓丹?”

  李介宾摇了摇头说道,“并非如此,三才需添加天冬、地黄以及人参,我这里是纯粹的封髓丹而已。”

  说罢,老王便将目光投向手中拿着的纸张,上面清晰地列出了三味药材,他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站在一旁的小卷毛听到两人的对话后,顿时对这个所谓的“封髓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想:“封髓……嗯,应该就是跟骨髓有关的吧,那肯定是大补之物啊!”于是满怀期待地凑上前去想要一探究竟。

  然而当他看清纸上所写的具体药材时,脸上的兴奋劲儿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满满的失望与疑惑。

  “就这?

  黄柏、砂仁、甘草?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封髓丹吗?

  开什么玩笑呢!哪家火神派会舍弃附子反而选择黄柏作为主药啊?

  拜托,我可是正儿八经的中医世家出身好不好!虽然我平时看的医书不多,但也不至于这么容易被糊弄吧!”小卷毛一脸愤愤不平地抱怨道。

  “那就用这个试试吧。”老王最后说了,说实话,李介宾这个方子勾起了他的兴趣,反正三味药又吃不坏。

  小卷毛:......

  老王捎带问了一句:“我记得没错,这封髓丹是出自《医宗金鉴》的吧。”

  李介宾点头,随后又补充道:“最早是出自元代的《御药院方》,降心火,益肾水。对于遗j滑泻有奇效,历代医家难言其理。

  郑氏则在《医理真传》中大为赞颂,作绝句一篇:

  阴云四合日光微,转瞬真龙便欲飞。识得方名封髓意,何忧大地不春归。”

  老王听了之后更感兴趣了。

  “那就试试。”

  小卷毛:没人问过我的意见吗?我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还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的教授爸爸要听这个学生的?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877119/1111090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