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在线阅读 > 第399章 得失难计

第399章 得失难计


晋王李玄庆带着一众僚属、部将登上了刚刚筹建好的玉璧城,俯瞰下面的汾河。

    右领军卫将军徐懋功道:“此城一出,汾河都在大唐的掌握之中,殿下于此处筑城,真乃是高屋建瓴,眼光独到。”

    天柱府从事中郎崔孝同也赞叹道:“玉璧城横亘于此处,北燕十万大军也要望而兴叹,殿下可谓是高瞻远瞩,算无遗策。”

    李玄庆却笑道,“你们这话就不要说了,以为在此处筑城是我首创?”

    徐懋功诧异道:“若不是殿下首倡,难不成是太子殿下?”

    李玄庆摇摇头道:“是我四弟,齐王李元徽。”

    徐懋功和崔孝同等人闻言都觉得意外,并非是怀疑齐王的能力和眼界,而确实是他们没想到的,毕竟齐王远在洛阳,怎么会对此处情形了若指掌?

    “武德二年,太子与我,还有齐王,兄弟三人统率大军二十万,与刘玄机争夺晋阳之归属,也算是天佑大唐,鏖战数月,晋阳到底是被我们拿下来了,回师关中的时候,我们沿着汾水河谷南行,当时四郎便指着此处说到,‘若晋阳有失,可于此处台地造一城,燕人虽有铁骑千群,雄兵百万,亦不能过’.当时我还没有在意,但今年年初,晋阳失守,两个月前齐王与我书信,旧事重提,提醒我,所以才在此处筑此玉璧城”

    说完之后,李玄庆又感叹:“四郎之远见,我不如也。”

    众人闻言全都有些惊骇,这种战略预判就有点吓人了。刚打下晋阳的时候,就开始算计晋阳要是失守怎么办?甚至还想好了要在什么地方筑城?

    这未免太过骇人了,因为这座城的选址太绝了。

    因为有黄河、汾水和太行山的存在,河东这个产盐产矿,又土地肥沃的区域实际上是跟关中连成一线的。

    从北方进入关中有两条水运线路,一条是走黄河,自陕津上岸,过三门峡,再换船走渭水。

    另一条路就走汾水入黄河再进渭水。

    因为河内和洛阳都在大唐手中,所以第二条路北燕根本就不用想了。

    对于北燕而言,拿下晋阳,接下来顺势攻打河东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虽然目前受困于国力北燕方面还没有发动对河东的作战,但就看他们进攻平阳的架势,也是想要拿下战略主动权的。

    不过现在这座玉璧城的出现,就已经基本上决了燕军走汾水进攻河东的战略路线了。

    汾水经过太原盆地一路南下之后,本来应该继续往前走的,但是因为李玄庆等人脚下站着的这一片名叫峨眉台地的高山,这片台地的边缘受水流侵蚀和河流冲刷,形成了陡峭的黄土断崖和冲沟,沿河一面高度甚至在五十米以上。

    汾水受到了峨眉台地的阻挡,从而顺着这片台地转向了,往西流入黄河。

    所以走汾水,就一定要过这片台地。

    如果不走汾水,从晋阳要去河东,就得走闻喜隘口,道路崎岖,沿途地形又非常复杂,容易受到阻击。

    并且陆路运输的成本,比起水路的消耗太大了,所以最好的选择还是走水路。

    但现在大唐在峨眉台地上建了玉璧城,那就是跟历史上东西魏的局势一样的。

    高欢为啥非得死磕玉璧,因为绕不过去。你就算人过去了,你的运粮通道怎么办?

    而最绝的是这个峨眉台地上面非常平整,面积也足够大,也就是说守军甚至还能在上面种地收粮食.

    所以李元徽远在洛阳,也当即就提醒三哥要在峨眉台地上筑城。

    因为这城造好了之后,大唐面对北燕最起码防守是没有压力的。

    而战略规划大师王思政本来就应该是历史上主导建造玉璧城的规划者,但现在被唐军抢先一步,这局面就对北燕有些被动了。

    而在玉璧城造完了之后,李玄庆留徐懋功守玉璧,而自己率领两万大军北上,驰援平阳。

    此时北燕已经围城两个月了,但好在李玄庆在之前给平阳补充了足够的人手、军械和粮草,以至于两个的时间,北燕都没有拿下平阳城。

    守将宇文兴也算是竭尽全力,城中士卒也早就疲惫不堪,只剩下不足千人了。

    如果援军再不来,那宇文兴已经准备投降了。

    因为按照律法,守城两个月,没有援兵到,守军投降不追究家人。

    不过终于,援军还是等来了。

    李玄庆率军沿着汾水水道一路逆流而上,水路并进,虽然只有两万兵马,但却走出了十万人的气势。

    空中旗帜遮天蔽日,金鼓声响天动地。

    刘玄机见到这种情况,也只能无奈的跟众人叹了口气,而后选择了退兵。

    其实平阳本身的战略位置就已经很重要而来,是位于晋阳和河东之间的重要节点,并且西依吕梁山,东接汾水,卡死这里其实就已经卡死了汾水水道。

    但平阳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跟晋阳太近了。并且相对而言,城防虽然完善,但却无法称之为天险。

    但现在玉璧城的出现,大唐就等于上了个双保险。

    即便你攻下了平阳,顺着汾水往下走也得在玉璧磕的满头包。

    回去的路上,刘玄机也接到了关于唐军的情报,这才知道原来李玄庆这两个月一直在峨眉台地上筑城,位置也就王思政选择的地点,不由得感叹:“李氏人才辈出啊。”随后看了一眼有些懊恼的王思政劝慰道:“思政不必介怀,唐军于此处筑城,正说明你的预判是对的,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不外乎如此。”

    王思政道:“多谢大王宽慰,不过唐军于此筑城,我等再想夺取河东,可就难上加难了。”

    刘玄机却大笑道:“哈哈哈,若天命在孤,孤自当横扫天下,立不世之功业,岂是一座小小的玉璧城所能阻挡的?此路不通,那就换条路走。我初至长安时曾经听过一句话,‘条条大路通长安’。哈哈哈哈”

    “且不管是魏武还是汉昭烈,都屡屡受困,比起这两位,我刘玄机还不够顺利吗?”

    刘玄机的豁达爽朗以及乐观的态度,感染力极强。让一众将领很快就从战事的失利之中走出来,不再纠结。

    而大唐和北燕,在武德四年的斗争之中,也算是互有胜负。

    大唐失去了晋阳这个北方枢纽城市,但得到了青州这个膏腴之地。

    青州临海,土地肥沃,人烟稠密,虽然不足以成为根基之地,却能够给大唐提供盐铁之利,以及合格的兵员。

    而北燕虽然拿下了晋阳,但因为玉璧的出现,让汾水这条珍贵的水道没有了用无用武之地。

    双方得失,其实眼下很难计算。上天给与的馈赠和收取的代价,永远不会摆在明面上。也许到最后退场才能看清。

    (本章完)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845816/1111072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