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投机取巧


从情理上,老朱是不太相信刘基会贪腐的。

        不是因为刘基这个人有多么正直,而是老朱知道,刘基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贪腐的下场。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这满朝的文物当中,刘基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没有威胁到皇权的情况下,老朱是不太希望,这样的人犯这种原则性错误的。

        如果是工作上除了一些问题,朱元璋也不是不能原谅。

        因为老朱知道,朱瀚弄出来的那些东西,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愚蠢有多么难以理解。

        这个世界上,恐怕也就只有他的那些学生们能够把七五都那一套理论吃透。

        不……

        老朱觉得,就算是朱瀚的学生,恐怕也完全无法理解,朱瀚那深邃如同瀚海的学识。

        他们这些人,能在某一个方面,学习到朱瀚的皮毛,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反正,老朱是已经彻底放弃了,去学习朱瀚到那些知识。

        学不完,根本就学不完。

        正因为如此,老朱可以不计较,他们在给朱瀚办事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

        但是,错误是错误,如果变成了贪腐,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带着老朱来刘基府邸的高手,此时已经觉得浑身冰冷了。

        此时的朱元璋,就仿佛是一块化不开的寒冰。

        比起武力,十个老朱加在一块,恐怕都打不过这人一只手。

        老朱虽然也是练家子,不过他练的也都是战场搏杀的东西。

        讲究的就是一个简单直接,只看怎么在最短短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方式杀死敌人。

        而保护老朱的这些人,学习的可都是家族传承的武技。

        如果是正面战场战斗,就算真有五百这样的高手,他们也不如结成战阵,严阵以待的士兵。

        可如果是城市巷战那种复杂的地形,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们这些人随便挑出几个,都能轻松解决那五百个士兵。

        可尽管如此,面对暴怒的朱元璋,他们依旧觉得十分惊恐。

        沉默了一会,老朱冷冷的对那侍卫说道:“去叫门,用常府的身份。”

        虽然恨不得,直接亮出身份闯进去,质问刘基究竟在搞什么。

        不过最后,老朱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

        随着大明现在的事物越来越多,老朱想要出来一次是真不容易。

        有可能的有情况下,他还是不希望暴露自己的身份。

        鄂国公常遇春的亲族,带着常遇春的拜帖找上门。

        无论如何,刘基不可能完全不管不问。

        就算他再怎么忙碌,也要来见他一面。

        只要见了面,朱元璋相信刘基知道怎么办。

        负责保护朱元璋的高手,心情忐忑到走到刘府门前,拿起门环轻轻的敲了两下。

        很快,里面一个懒羊羊的声音响了起来。

        吱呀一声,刘府地门打开了。

        不过不是正门,而是旁边的侧门。

        刘基好歹也是位高权重的大臣,他家的正门,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随便走的。

        虽然被人敲的是正门,下人可不敢随随便便给人开。

        “谁啊,知不知道点规矩?”

        一个脑袋从门里伸了出来,大概四十岁左右的模样,神色之中满是不耐之色。

        左右看了看,视线在朱元璋跟那些侍卫的身上一扫而过。

        发现是不认识的人之后,那门房顿时皱着眉头道:“都跟你们说了多少遍了,我们家老爷不见客。”

        “不管你们有什么事,直接去市政厅衙门解决。”

        “告诉你们,也别想着能让我们家老爷,给你们行什么方便。”

        “有这种歪心思的,趁早收一收。”

        “可别怪我没警告过你们,咱们刘崧刘大人,那可是个包青天一样铁面无私的人物。”

        “要是让刘大人发现,有人想要走什么歪门邪道,你们可别想有好果子吃。”

        原本火气都有些压不住的朱元璋,听到这门房的话反而愣住了。

        这家伙这一套话说的无比熟练,连一个磕巴都没打。

        可见,他绝对不是临时编的,肯定已经说了不少次了。

        如果听他的话,刘基在燕京城可以说是清廉如水啊。

        为了建设燕京,朝廷投入的银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刘基作为总览燕京大小事物的总管,竟然一点都没有沾手?

        哪怕是朱元璋,都有点不相信了。

        虽然表面上,总览燕京全局的是刘崧。

        朱元璋对这家伙,其实没什么好印象。

        好几次,都恨不得直接把这老小子给砍了。

        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这家伙,实在是太气人了。

        比如有一次,老朱上朝的时候,因为鞋带断裂,导致鞋子掉了。

        原本,这也不算事什么大事。

        但凡稍微懂点事的朝臣,或者当做没看见,或者找了许多杂七杂八的理由,为朱元璋开脱。

        就过就在这种时候,刘崧这家伙却站出来大煞风景。

        直接讲朱元璋喷了个狗血淋头

        无非就是说,朱元璋身为大明皇帝陛下,连自己穿着的衣服,都不能够检查好,否则的话怎么可能会出现,鞋带断裂都不知道的情况?

        连区区鞋带的问题,都没有办法做好,还怎么样治理好天下云云。

        当时老朱真的很想大手一挥,让御林军把这个舌燥的家伙展推出去乱棍打死。

        不过最后,老朱还是压制住了这种冲动。

        因为他明白,刘崧说的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至少比起那些视而不见,又或者帮他开脱的人来说,这家伙说的是实话心里话,也没有邀名买直的想法。

        大明的朝堂之上,不能缺少这种真正敢说真话的人。

        也就是出于这种考虑,尽管刘崧这家伙每一次开口,老朱都有一种深深的蛋疼之感,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对刘崧做什么。

        甚至,这个家伙的官职,这些年来还一直稳步上升之中。

        这期间,也不是没有人学过刘崧,故意装出一副正直的模样,义正言辞的指责老朱一些不大不小的错误。

        可老朱是什么人?从一个乞丐,一路爬到皇帝这个位置的千古牛人。

        那些人的小心思,怎么可能瞒得过他的眼睛?

        这些人表面上正气凛然,可说的事都是那些不重要的小事。

        <div  class="contentadv">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如果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跟她对着干,很有可能真的激怒他。

        到了那个时候,可就没有办法轻易收场了。

        对于这些别有用心的人,老朱当然不会客气。

        虽然没有大手一挥,直接把他们全都砍了。

        可以让这些人“如愿以偿”去岭南又或者是大明新占领的土地,为大明做贡献去了。

        经过这么几次之后,朝廷上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全都老实了。

        他们很明显也能够看得出来,这种邀名买直的手段,在老朱面前是没用的。

        至少在目前的大明朝堂上,除了刘崧之外敢真正当面质疑朱元璋的人不多。

        刘崧是人才不假,不过他这种特别正直的人,政治手腕那是真的不高。

        至少跟刘基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刘基的确是个人才。

        如果没有朱瀚的出现,这家伙放在整个历史上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厉害角色。

        否则的话,后世也不会有关于刘基的那么多传说了。

        反正以老朱对于燕京这边情况的了解,表面上刘崧是这边的一把手。

        然而实际上,燕京城大大小小的事,大部分其实都是刘基在管。

        他才是燕京这边,真正掌握实权的人。

        这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只有他一个人看出来了。

        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够明白谁才是真正说的算的那一个。

        只是刘基很有分寸,但凡有比较重要的事,从来不会自己拍板做主。

        而是会先去跟刘崧商议一番,而刘崧一般也不会拒绝。

        不差他怕了刘基,毕竟刘崧可是连朱元璋都敢当面顶撞的人。

        刘基做事面面俱到,刘崧对事不对人,只要事情做好了,自然不会像某些无能的上官一样,故意没事找事。

        这种情况之下,想要投机取巧的人,数量应该绝对不少才对。

        其实,刘基甚至都不用做什么作奸犯科的事。

        只要把该给的东西给那些商人,就能让他们感恩戴德了。

        比如某一个工程,一个商人有承包的资格,而且选的本来就是他。

        这种时候,收下对方的礼物,哪怕是老朱也说不出什么来。

        以刘基的本事,朱元璋相信他能够做的不动声色,不留一点尾巴。

        人情往来嘛,只要不是明目张胆的贪污受贿,老朱也不会真的那么苛刻。

        可就连这一点,刘基竟然也没有做?

        这反而让朱元璋的心情,越发的愤怒了。

        如果刘基真的这么清正廉洁,那么这巨大的宅子,究竟是哪来的?

        这家伙,肯定是有着什么,他都不知道,甚至整个燕京都没有几个人知道的,特别的收入来源。

        老朱的侍卫送上拜帖:“您好,我们是鄂国公府上的,这次来燕京,是专门代替鄂国公来拜访的,还请麻烦您通报一声。”

        “鄂国公府上的?”刘府的门房闻言顿时愣了一下。

        他也是刘基府上的老人了,因为比较守本分,所以被派到燕京这边,帮助刘基守门的。

        对于刘基的情况,也算是相当的熟悉。

        正因为如此,他才觉得奇怪啊。

        虽然都是为朱元璋效力,也都是早期加入朱元璋麾下的臣子。

        不过,刘基跟常遇春之间,可是没有什么特别亲密的关系的。

        毕竟文武殊途,也不可能有什么共同话题。

        最重要的是,文臣跟武将的关系,如果太过亲密的话,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种情况下,常遇春家里的人来到了燕京,竟然还专门要拜访他们家老爷?

        门房本能的觉得,这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他也只是个门房,这些上面大人之间的事,可不是他能够随意过问的。

        不管是来干什么的,人家都送上了常遇春的拜帖,门房可不敢随意阻拦。

        于是赶紧笑吟吟的打开门:“几位大人,我们家老爷去衙门了,您几位要不稍后再来?”

        老朱见门打开,当下不客气的走了进去:“不用,我们在这里等他回来。”

        说着,还顺手将毛驴的缰绳递给了门房。

        他的举动,把门房都弄蒙了。

        这里可是刘府,不是常遇春的鄂国公府,这个人怎么跟进自己家一样,随随便便就进来了?

        只能说,不愧是武将的亲族,真是一点规矩都不懂。

        可没奈何,毕竟是鄂国公家里的人,门房也只敢在心中腹诽一下。

        表面上,还要恭恭敬敬的,将人迎进来,并且派人去通知管家。

        刘基这次来燕京,可是没有带亲眷的。

        府上的大小事物,也都是由管家来负责。

        刘基府上的管家,也算是一个人物了。

        第一眼看到朱元璋,就觉得此人不一般。

        再加上是鄂国公府的人,虽然不知道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却也不敢怠慢。

        直接安排客房,先让朱元璋跟马皇后两个人休息。

        “常先生,我已经派人去通知老爷了,不过我们家老爷正在衙门做事,恐怕一时半会回不来。”

        “我已经让府上的下人准备饭菜了,您二人先休息一下,然后用一些饭食?”

        “等我们家老爷下值之后,应该就会见二位了。”

        这管家平时也是个高傲的人,哪怕是面对那些王爷,也都能做到不卑不亢。

        可是在朱元璋面前,他总是情不自禁的低下头,不敢跟朱元璋的视线碰触。

        朱元璋往椅子上一座,指着院子西边不停传来叮叮当当声音的方向说道:“那边是怎么回事?”

        明明是普通的问题,管家却觉得一阵心惊肉跳,赶紧勉强笑着解释道:“常先生,西院那边正在装修。”

        “装修?”老朱挑挑眉,又一个不知道的东西。

        管家迟疑了一下,似乎有点不知道怎么解释:“其实就是修房子,这座宅子是以前的老宅,很多地方都已经不适合用了,不重新修正一下,根本就没办法住人。”

        老朱微微颔首,算是理解:“这里没你什么事了先下去吧,有事咱叫你。”

        管家赶紧缓缓的退出房间:“我就在门外,常先生您有事情随时吩咐。”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750249/11620173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