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 > 第472章 这是抢劫啊

第472章 这是抢劫啊


第472章  这是抢劫啊

        “王爷手段高明,微臣佩服。”

        刘崧站起身,双手掸了掸官服的袖口,郑重的向朱瀚深深一揖。

        他可不是那种溜须拍马的人,之所以如此的确是因为敬佩朱瀚的手段。

        如果朱瀚只是利用高粮价,利诱那些商人们往大同,刘崧当然也会认为朱瀚的手段高明。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不可能如此郑重的向朱瀚行礼。

        作为传统的读书人,刘崧骨子里还是文人的那一套。

        不论做什么事,更多的还是以义为先,十分看不上朱瀚这种张口利益闭口利益的做法。

        但是,朱瀚的所作所为,所说的可不仅仅是利啊。

        以利诱之的同时,也没忘记,怎么让普通百姓,能够更好的活下去。

        这种面面俱到的手段,已经完全超脱了,刘崧以往的认知。

        对于朱瀚的所作所为,刘崧也是打从心底里敬佩。

        “刘大人。”朱瀚笑着道:“既然你已经明白了本王的苦心,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燕京这边的事,本王就交给刘大人了。”

        刘崧闻言一愣:“王爷,您这是……”

        朱瀚长身而起飒然一笑道:“本王可是大明的王爷。”

        “现在,大同的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本王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所以,本王准备去大同,跟大同的百姓同甘共苦。”

        “这燕京城,本王就交给刘大人你了。”

        “虽然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过本王相信刘大人你的能力。”

        刘崧一脸郑重:“请王爷放心,微臣一定不会辜负王爷的希望。”

        朱瀚微微颔首,耐心的向刘崧交代起来。

        “官场上的事,本王没有别的要求,只要刘大人你依法办事,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至于燕京的建设,全权交给那些商人就行。不过刘大人,有一点你千万要记住。”

        朱瀚无比认真的道:“燕京的建设固然可以让他们放手去做,但是你绝对不能相信那些商人。”

        “该有的监督必须有,而且必须严格执行。这方面,绝对不能有半分懈怠。”

        “但凡官府的监督,有任何疏漏的地方,那些商人都会死死的抓住这些漏洞为自己谋利。”

        “刘大人您的操守,本王是绝对相信的。但是其它官员……”

        其它官员具体如何,朱瀚没有直接说明。

        但是,刘崧已经明白了朱瀚的意思。

        这个世界上,真正清廉守法的官员,毕竟是少数。

        绝大部分的官员,都是银子能够买的通的,无非就是银子多少而已。

        而那些商人们,最不缺少的,恰恰就是银子。

        “下官明白了。”刘崧正色回答道:“请王爷放心,对于那些胆敢走歪门邪道的人,下官绝不姑息!”

        大同知府吴振,最近可以说是度日如年。

        虽然今年年初,就已经有了大旱的预兆,吴振也早就已经做了准备。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旱灾,竟然会严重到这个地步。

        几乎四分之三个大同府都颗粒无收,到处都是嗷嗷待哺的灾民。

        旱灾爆发到现在,官仓几乎已经彻底见底。

        他每一天,都要给朝廷上一封请求赈灾的奏疏。

        不过吴振自己也清楚,这种奏疏也不过就是心里安慰罢了。

        并不是说,朝廷不会尽心尽力的救灾。

        而是这奏疏光是抵达应天府,就需要几天的时间。

        然后应天那边再调集粮食,运送到大同府,这就又要相当长的时间。

        如果换做平时,还没有什么太要紧的。

        可现在整个大同,不知道要多少张嘴等着要吃饭。

        每拖一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被饿死。

        吴振现在其实都不太指望朝廷能够及时赈灾。

        他希望的是,最近在燕京,主持新国都建设的英王朱瀚殿下,能够大发慈悲,帮他们大同一把。

        毕竟谁都清楚,为了建设新的都城,朝廷给燕京的拨款可是相当大方。

        主要朱瀚肯,粮食绝对不成问题。

        只是吴振不知道,英王朱瀚究竟会不会伸出援手。

        毕竟,他手上的钱可是用来建设国都的,如果耽误了燕京的建设,那是他朱瀚的问题。

        可大同的灾情,却跟朱瀚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短短几十天,吴振整个人就消瘦了一大圈。

        如果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恐怕都认不出这位知府大人了。

        “现在官仓的粮食,还能支持多长时间?”吴振沉声问道。

        吴振的师爷,此时也显得苍老了许多:“回府尊,如果灾民不再继续增加的话,差不多可以坚持十二天左右。”

        知道自家师爷这是委婉的说法。

        现在城外的灾民一天比一天多。

        而且可以预计,未来半个月内,灾民的数量会持续增加。

        普通老百姓也没有什么见识,出了这种灾荒之后,下意识的就会往周围的大城市跑……

        这反而造成了,城市的粮食越发短缺。

        如果连灾民的增长也一起统计进去的话。

        吴振暗暗算了一下。

        官仓的粮食,恐怕最多也就再坚持六天时间。

        就这,还是每天给老百姓喝那些稀得几乎看不到几粒米的稀粥的情况下。

        “大同的士绅们都来了没有?”吴振沉声问道。

        师爷勉强笑了笑:“府尊,那些士绅很不凑巧,不是有事就是生病。”

        “这些蛀虫。”吴振忍不住咒骂道:“难道真要激起民变,他们才甘心么?”

        “难道他们以为,一旦有了乱民之后,他们这些人能够明哲保身?”

        旱灾爆发的时候,吴振就请过这些地方士绅。

        至于请他们这些人的目的。

        一是让他捐款捐粮,好能撑过灾荒。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当然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在灾荒年间控制粮价,让百姓们的日子能够过得下去。

        而那些士绅,也没让吴振失望。

        这些大同本地的地主大户们,所有人全都加起来,捐款不过千余两,粮食不过八百石。

        听起来似乎不少,可是现在府城外面,光是等着吃饭的百姓,就快要超过五千人了。

        这些银子跟粮食,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至于控制粮价……

        这些人一个个表面上拍着胸脯答应的痛快。

        价格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也的确不怎么高。

        可问题是,全大同所有的粮铺加起来,卖的粮食也没有多少。

        百姓们必须天不亮就去粮铺排队,但凡晚上一点点,都根本买不到粮食。

        与粮铺不同,黑市上的粮食交易,到是如火如荼。

        根据吴振的了解,现在在黑市上,一石粮食的价格,已经达到三两银子了。

        虽然恨得牙根痒痒,但是吴振却根本去不敢对黑市做什么。

        有这个黑市在,老百姓多少还能买到一些活命的粮食。

        可如果真下狠手,把黑市直接取缔。

        那些受灾的老百姓,就连粮食都买不到了。

        就在吴振急的都有种上吊的冲动的时候。

        突然收到了燕京来的消息。

        这是英王朱瀚,亲笔书写的书信。

        “快点拿过来我看!”吴振狂喜,一把抓扯过书信看了起来。

        这个时候,只要英王那边有消息,肯定就是好消息。

        否则的话,英王朱瀚只要不搭理他就行了。

        到时候,大可以推脱他什么都不知道。

        既然专门回了书信,肯定是有所表示。对于现在的大同来说,不管是粮食还是银子,只要有就比没有强。

        刚刚打开朱瀚的信,看到前面写着粮食已经在来大同的路上,吴振顿时笑的合不拢嘴。

        不过很快,吴振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旁边的师爷,从来没有见过自家府尊,如此喜怒形于色的模样。

        对于信中的内容,也是好奇的不行不行的。

        一直到吴振看完了信,师爷这才小心翼翼的问道:“府尊,英王殿下究竟是何意?为何府尊看起来……”

        吴振的脸色,黑的就跟锅底似的,直接把那封信递给自家师爷。

        师爷都好奇半天了,赶紧接过信看了起来。

        刚开始,他的表现跟吴振差不多,也是满脸喜色:“太好了,粮食竟然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而且,王爷竟然利用火车,率先运送了一批粮食过来,这下子我们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

        虽然铁路还在建设治中,无法直接抵达大同。

        不过到了吴振这个级别的官员,都已经亲自体验过火车的厉害。

        这种怪兽,运送起物资来,简直堪称恐怖。

        哪怕燕京到大同的铁路,只建设了不到四分之一,也能够极大减轻运送粮食的负担。

        吴振还是冷着一张脸:“别高兴的太早了,继续往下看。”

        师爷明白,让自家府尊脸色如此难看的重头戏,应该就是后面的内容了。

        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看。

        不过只看了几句话,师爷就情不自禁的惊呼出声:“英王这是疯了么?”

        一句话说出口,师爷才意识到不妙,慌忙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这可是英王殿下手下统领着无孔不入的锦衣卫。

        自己的话一旦被英王殿下知道……

        他区区一个师爷,恐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就算吴振这个知府,都护不住他。

        万幸现在这间屋子里,只有他跟吴振两个人。

        刚才一时失态所说的话,应该不会被其它人知道。

        “府尊……这……”师爷举着信件,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朱瀚竟然把大同府的粮价,界定为最低四两银子一石。

        现在大同府黑市上的粮价,也不过三两银子啊。

        英王朱瀚这是要干什么?

        该不会是想趁着大乱,逼迫大同百姓造反吧?

        越想,师爷就觉得越是有这个可能。

        从古到今,一旦有什么大规模的天灾,也往往都是有些人,想要趁机搞事情的时候。

        我的个老天爷啊,他们该不会是陷入了什么不得了的事件只中吧。

        两人共事多年,吴振只看自家师爷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赶紧阻止道:“不要乱想,你想的那些事,绝对不可能发生。”

        有些想法一旦冒出来,可不是轻易就能够压下去的。

        不过吴振的师爷也知道其中的厉害。

        无论心里是怎么想的,表面上绝对不会表现出分毫。

        “府尊,英王殿下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现在这种时候,不光不想着怎么稳定粮价,反而动用朝廷的力量,主动帮助那些奸商提高粮食价格。”

        “只要这个价格一出,府尊您可要背上千古骂名啊。”

        吴振觉得头痛务必。

        他这个知府,怎么就这么难当呢?

        任期出现千年难得一遇的旱灾不说,偏偏还有英王朱瀚这么个脑袋有问题的家伙,搞风搞雨。

        郁闷了许久,吴振无力的挥了挥手。

        “英王殿下信中说明,他已经揍请陛下,下旨直接界定粮价格,圣旨不日即将抵达……”顿了顿,吴振艰难的说道:“发布公告吧。”

        “府尊……”师爷还想劝。

        吴振却沉声道:“去吧。”

        他终究不是刘崧那样的铮臣,不敢直接得罪当今的英王殿下。

        果然正如同吴振所想,界定粮价的告示一出,整个大同都沸腾了。

        普通百姓们愤怒异常。

        “朝廷这是不打算给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活路啊。”

        “四两银子一石粮食,这简直就是土匪。”

        “呵呵,土匪抢劫还会给人留一条活路呢,朝廷这是想彻底逼死我们啊。”

        “走我们去府衙,府尊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

        “对大家一起去,我就不相信朝廷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饿死。”

        跟群情激奋的普通百姓比起来。

        大同府地士绅粮商们,一个个都震惊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么?最低四两?朝廷这是疯了?”

        “会不会是消息错了,是四钱银子而不是四两银子啊?”

        也不怪士绅跟粮商们不相信。

        按照以往的经验,朝廷在这个时候肯定是玩了命的压低粮食的价格。

        怎么可能非但不控制粮食价格,反而主动帮助他们这些人抬高粮价?

        现在黑市的价格才三两啊,还是他们偷偷的卖。

        现在这个公告一出,他们就可以直接在自家的粮店中,堂堂正正的卖出天价。

        经过多方打听,当那些士绅跟粮商们确定,这个价格是真实有效。

        而且不久之后,甚至会有圣旨下达之后,他们的眼睛都红了。

        这是朝廷授权给他们,公然抢钱的机会啊!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750231/11665990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