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抵达大同


大同府府城,东门外。

        大同知府带着府城所有重要官员,就站在城门口,等待着什么人。

        城门口人来人往,进城出城百姓无数,这一幕自然被人看在眼里。

        “怎么回事,为什么府尊亲自出城等人啊,什么重要的人物要来么?”

        旁边一个人神神秘秘的道:“废话,这不是明摆着的么?你光看这架势,咱们大同所有大官全都到了,这说明来的人肯定不简单啊。”

        看他这副好像知道点什么的样子,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竖起了耳朵。

        想要听一听,这家伙究竟知道什么内情。

        “来的究竟是谁啊,能惊动这么多大官。”

        那人嘿嘿一笑:“那当然是……”

        说着还故意停顿了一下,就在所有人病歘在,这家伙能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任务的时候,这家伙却突然道:“比咱们大同知府还大的大官。”

        周围人同时无语。

        “不知道就不知道,装什么装啊,耽误我进城买粮食。”

        “也不知道朝廷是怎么想的,四两银子一石的粮食,这米粒子简直比金子都值钱了。”

        “要不是灾荒,我就是饿死都不会买这么贵的粮食。”

        不过老百姓之中,也有哪些想的比较深的。

        “知足吧,现在粮食虽然贵,好歹还能买到粮食。”

        “前几天官府到是限制粮价,不让那些奸商卖高价粮食呢。结果怎么样?根本就买不到粮食。”

        “那些黑了心的粮铺,一个个就说自己没有粮食,每天只卖那么一点点,但凡去晚了都买不到粮食。”

        另一个人也咬牙切齿的道:“粮铺里没有粮食,可黑市上的粮食,却已经买到三两银子了,还不如像现在这样,至少粮铺里能买到粮食。”

        这话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你这人到是有意思,官府都把粮价卖到天上去了,你还替官府说话。”

        “灾荒年间官府提高粮食价格,这事还真是头一回听说呢,咱们大明朝也算是开创了新气象了。”

        这话说多久有点过分了,周围不少百姓,一下子都变了脸色。

        原本凑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老百姓,呼啦一下散了个干干净净。

        大同的旱灾此时还在继续,日头毒辣的,就仿佛直接下火一样。

        等了足足大半个时辰,要等的人依旧没有出现。

        吴振早已经汗流浃背,官府都已经快要被他的汗水洗一遍了。

        旁边一个官员,艰难的咽了咽口水:“府尊,英王殿下怎么还没来啊。”

        没错,能让整个大同所有的高官,放下手中的事情前来迎接的人,正是英王朱瀚。

        “应该快到了,再等等。”

        吴振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不动声色的说道。

        看似恭敬守礼,实际上吴振心中已经不知道埋怨多少次了。

        朱瀚动用王爷的身份,逼着他们把大同的粮价,提高到四两银子一石。

        这件事,早已经在整个大同,引起轩然大波了。

        结果让吴振怎么也没想到的是,朱瀚不仅在燕京,对大同指手画脚。

        这个不安分的家伙,竟然连亲自跑到大同来。

        吴振甚至想问问。

        “英王殿下,您是觉得在燕京祸害我们大同不够,一定要亲过来,把整个大同弄得天翻地覆才甘心?”

        心里的想法自然不敢表现出来,吴振只能勉强摆出一副官威十足的模样,一遍一遍约束下面的官员。

        不过这到不是什么麻烦事。

        这次来的,可是大明的英王殿下。大同上下,可没有一个人敢不给英王面子。

        他们这些人,一直瞪了一个多时辰,英王的车驾,这才姗姗来迟。

        华丽无比的马车,停在大同府所有的官员面前。

        英王朱瀚扯开车门上的帘子,施施然走下了马车。

        见到朱瀚下来,吴振带头跪下,高声说道:“下官大同知府吴振,见过英王殿下,英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大同的其他官员们,也呼啦一下跪了一地,同时高呼。

        “英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以前朱瀚最是讨厌这种东西,不过他也知道,这些场面上的东西,是这个时代必须的。

        平时他可以不在意,但是作为大明的王爷,在正式场合他却必须维护这些规矩。

        “都起来吧。”朱瀚淡淡的道。

        吴振站起身之后,连忙恭恭敬敬的道:“王爷,下官已经给王爷安排好了府邸,王爷可以先去休息一下。”

        “并且,下官也已经让人备好了酒席,为王爷接风洗尘。”

        朱瀚却是摆摆手:“现在大同灾情紧急,这些场面上的东西就免了。”

        “现在本王需要立刻知道,大同具体的受灾情况。”

        “对了,为了应对灾情,本王的学生,还专门制作了一件神器,可以缓解一部分旱情。至少,可以拯救一大部分庄家。”

        “你现在立刻给本王,召集大同所有手艺比较不错的铁匠。同时,整理出大同现在虽然受灾,但是勉强还能有一些收成的庄稼。这种时候,能就一点是一点。”

        朱瀚如此雷厉风行的作风,让吴振有些发蒙。

        这什么情况?

        为什么眼前这个英王殿下,跟他印象中的,好像不太一样啊?

        抵达大同之前,就强行责令粮食涨价。

        吴振一直以为,这位英王殿下,就是个贪得无厌,想要发国难财的人渣。

        尽管朱瀚以前的名声不错,不过吴振作为大同知府这种级别的高官,十分清楚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道理。

        有些人就是这样,在穷苦的时候能够谨守本分,可一旦发达了,就开始显露本性了。

        也许英王朱瀚就是如此,以前打江山的时候,朱瀚能够克制自己的贪婪。

        现在大明已经定鼎中原,兵峰几乎已经碾压了全世界。

        这种时候,说不定朱瀚觉得大业已成,就不再克制自己的真实想法了。

        可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眼前这个看似为国为民,一心为公的英王朱瀚,跟他印象中的反差也有点太大了吧?

        怎么看,这个人也不像是那种为了银子,不顾百姓死活的人啊?

        等等似乎也不是这样,虽然表现的很是关心灾情的样子,但是这位英王殿下的话,的确是相当不靠谱。

        他说他的学生,带来了一种,可以缓解旱灾的东西,好让他召集全大同的铁匠。

        召集铁匠,那说明这种东西,应该是一种工具吧?

        可问题是,现在的大同,缺少的根本就不是工具,而是水啊!

        不管你英王殿下的学生,造出来的东西再怎么精巧,铁制的东西,也不可能造出水来吧?

        跟铁匠有关,又是只造出来的东西。

        吴振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英王朱瀚会不会是打算制造一批佛像什么的,好向上天秋雨啊?

        不管如何,才见第一面,吴振就觉得,眼前这位英王殿下,各种的不靠谱。’

        他之所以如此关心灾情,多半是装出来的

        至于朱瀚堂堂一个王爷,为什么要假装如此关心大同的受灾百姓……

        吴振觉得,很有可能是因为高价粮食的事。

        这位英王殿下,应该是觉得自己的名声受损,所以想要改善一下自己的名声。

        也不知道这位英王殿下明不明白,他这么做根本就是瞎子电灯白费蜡。

        只要这粮食的价格不降,大同就没有一个人,不会暗中咒骂这位王爷的所有祖先以及他本人。

        就算粮食价格降下来了,人们也不会忘记,英王朱瀚曾经主动将粮食抬高到四两银子一石的价格。

        这些年头,在吴振的脑海之中纷纷扰扰,他一时之间竟然有些失态。

        朱瀚可不知道,眼前这位大同知府,正在心中腹诽自己。

        当然,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自从制定出这个价格之后,朱瀚对于自己的名声,就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了

        见吴振愣神,朱瀚没好气的互换他道:“吴知府,吴知府?”

        朱瀚连续叫了好几声,吴振这才回过神来。

        发现自己竟然在英王面前失态。

        原本就已经出了一身汗的吴振,顿时又惊出了一层冷汗。

        他急忙补救道:“王爷日理万机,竟然还如此关心大同百姓,贵为万金之躯,还亲自来大同御大同百姓同甘共苦,下官……下官……”

        说着说着,吴振竟然激动的哭了起来。

        而且,这家伙炸了眨眼睛,竟然真的挤出了几滴眼泪。

        朱瀚啧啧称奇,心中不免吐槽:“演技略微有些浮夸,以后还是多多练习吧。”

        之所以假装哭出声,也实在是因为吴振还是有点要脸的。

        就朱瀚刚才这个表现,吴振实在找不出什么词来拍朱瀚的马屁了。

        只能什么都不说,全在眼泪里而。

        “吴知府,你的心情本王明白。作为大明的王爷,大明的百姓,就跟我的孩子一样。”

        “父母关心自己的孩子,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么?”

        “王爷英明。”吴振是真心无语。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啊。

        自己做过什么事,这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心里恨不得抽朱瀚几巴掌才甘心。

        朱瀚也懒得继续跟吴振虚与委蛇。

        尽管现在整个大同,估计没有人相信朱瀚。

        但是,朱瀚的确是来救灾的。

        而且在抵达大同之前,朱瀚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四两银子一石的粮食价格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个自然就是他的那位学生,研究出来的东西。

        说实话,当那个学生把他弄出来的东西,放到朱瀚面前的时候。

        朱瀚都吓了一跳,甚至有些怀疑,这家伙会不会也是个穿越者。

        “宫廷玉液酒?”

        “奇变偶不变?”

        “下蛋公鸡?”

        一连串问题下来之后,朱瀚终于可以确定,这家伙的确不是什么穿越者。

        他就是皇庄之中还,一个不怎么起演的学生。

        这家伙的年纪虽然不小了,却是最晚进入黄庄的学生之一。

        此人姓方,云龙风虎四个字排最后。

        全名叫做,方虎彬。

        这个人在黄庄的所有学生之中水平一般般,属于那种朱瀚都没有太多印象的人。

        可就连朱瀚都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次竟然给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方虎彬制作出来的东西,全名叫做杠杆式压水机。

        年纪比较大的农村孩子,一般都见过这个东西。

        只要压上面的杠杆,很快就能把水从地下抽上来。

        对于后世的人来说,这已经是几乎淘汰的东西。

        可这玩意如果放在大明,那妥妥就是高科技。

        吴振虽然觉得朱瀚非常不靠谱。

        但是,他可不敢违背朱瀚的命令。

        敢跟英王殿下作对,以后这是不想在官场上混了?

        朱瀚拒绝了所谓的接风宴,第一时间就投入了救灾的工作当中。

        虽然在抵达大同之前,朱瀚就已经通过吴振的奏疏,以及锦衣卫的调查了解了大同这边的一些情况。

        不过,在充分了解到了大同的情况之后,朱瀚的心中,还是无比的沉重。

        这一次的灾情,实在太过严重了。

        朱瀚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历史上地大同,绝对没有遭受过如此严重的旱灾。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因为他之前制定的高价策略。

        大同现在几乎所有的粮店,都没有限制粮食的销售而是敞开来卖。

        毕竟,如此高昂的价格就跟抢钱一样,不卖的才是傻子。

        而且就算如此阿高昂的粮价,那些粮铺也是生意爆火。

        之前朱瀚所选出来的十家商人,也都开始发力。

        他们动用自己的一切力量,拼命的往大同运送粮食。

        其中刘平安所在的刘家,作为地头蛇是最先受益的。

        毕竟,除了本地地粮商之外,外地的粮商想要进入大同,就只能通过他们。

        刘家甚至都不需要多做什么,直接在大同边界收购粮食,转手卖给大同境内的粮商,就能够大赚一笔。

        其它燕京粮商的粮食,最多两三天也就能抵达大同。

        在发生旱灾时,最为麻烦的粮食问题,现在已经解决。

        没有粮食危机,剩下的事,也就好办的多了。

        朱瀚直接大手一挥:“招人。”

        大同这边的铁路虽然已经开始修了,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进度一直不怎么快。

        现在,人手直接扩充十倍。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750231/11663324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