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风起明末小说全文阅读 > 第188章 一团乱麻

第188章 一团乱麻


第188章  一团乱麻

        凤翔府、宝鸡城南。

        明军营地之中,此时洪承畴正与孙传庭相对而坐。

        洪承畴眼神清冷,沉默不言看着手中书信。

        良久,洪承畴略显阴沉的声音才在军帐之中响起。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增兵十二万,剿饷二百八十万?”

        洪承畴的面孔隐藏于阴影之中,让人看不清楚他的表情。

        “真是好大的手笔。”

        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半分的喜怒哀乐,也听不出他的话到底是嘲弄还是夸赞。

        这一次建奴窜入京畿之地,朝中的格局也因此而发生了剧变。

        原先的兵部尚书张凤翼畏罪自杀,接任兵部尚书的是他的老上司杨鹤的儿子杨嗣昌。

        杨鹤虽然是他的上司,但是当初民变初起之时,他就和杨鹤因为针对民变的主张不同而闹过分歧。

        他之前就已经收到了杨嗣昌任兵部尚书的消息,本以为可能杨嗣昌要和他的父亲杨鹤一样采取招抚的手段,但是没有想到杨嗣昌竟然也是主剿,而且方案还是如此激进。

        “他杨修龄高坐在庙堂之上,空口白牙,左一句十面张网,又一句增饷二百八十万,增兵十二万,说的倒是轻巧。”

        孙传庭面色阴沉如水,忍不住冷哼了一声,毫不客气。

        杨嗣昌所说的那些事情,他都已经是知晓。

        说是因粮、溢地、事例,驿递四法,可以增饷二百八十万两,但是实际上因粮、溢地两法又是变着法的加饷。

        各地民变越加沸腾,流民一日比一日要多,这个时候还要加饷,这不是在火上浇油,还嫌弃这把火不够烈吗?

        事例,驿递一个是卖监生的名额敛财,一个是则是从当初裁撤驿站剩下来的钱之中抠出一部分。

        然后用这些钱来练新军,扩旧兵。

        “十省共剿,张网同进,谈何容易?”

        洪承畴放下了手中的书信,他的城府比起孙传庭要深的多,养气的功夫也要好的多。

        他没有将喜怒形于色,面上仍然是和往常一样云淡风清的模样。

        “杨修龄能够力主进剿其实已是难得可贵,若是能够协调各省,这十面张网之策,也算是良策。”

        孙传庭锐气过盛,行事作风很多都是顺心而为,因为在官场之上也得罪了不少的人。

        说话交谈有时候也是咄咄逼人,语气让人极为不适。

        恐怕现在就是杨嗣昌站在这里,孙传庭也敢说出同样话。

        “国事艰难,各地动荡难休,流寇横行中原之地,其所依仗正是各省进剿难以齐心。”

        孙传庭面色微沉,叹气道。

        “诚如恩师所言,如若各省督抚、将校能够同心协力,这所谓的十面张网还有可能起效。”

        “但是若各省督抚能够用心,将校不怯战畏缩,民变又如何能够恶化至此?”

        洪承畴端起桌上的茶盏,拿起了茶盖,慢慢饮了一口茶水。

        道理确实是孙传庭的道理,杨嗣昌的计划若是想要顺利实行,那么各省督抚、将校都要同心协力。

        但若是各省督抚、将校都是同心协力,那么民变早就被扑灭在了陕西。

        “向来贼势,张则四出,困则归秦,民变起于秦地,七十二营首领亦多为秦人。”

        “我军多番围剿皆未能竟功,皆是因为其熟悉地形,掌控地利。”

        孙传庭也看了发下的命令方略,杨嗣昌所谓的四面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在他的眼中空谈居多,很多地方都不过是想其当然,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使得局势更加的恶化。

        “十省进剿,分兵十处,若是流寇主力再入秦地,莫非我等以一省而抗流寇万众?”

        “环秦皆山,流寇据山为巢,进剿艰难,流寇于群山之中肆意四出,而我等却是无法分兵堵塞各处。”

        “贼掠粮而兵不能断贼之粮道,兵屯日久所需米豆日益腾贵。”

        孙传庭忿忿不平,为自己的话最后下了定义。

        “所谓四面六隅之议,名为困贼,实为自困。”

        “诸兵围剿而来,就算功成,流寇无路可去,必将踞全秦为窟穴,届时,四面六隅也不过只是空张之网。”

        洪承畴微微侧目,看了一眼孙传庭,而后再度收了回来,回到了手中的茶盏之上。

        孙传庭说的话其实也是他的心中所想,杨嗣昌所谓的四正六隅之策有一些可行性,但是其中空谈还是居多,很多都是纸上谈兵。

        杨嗣昌毕竟没有亲临过战阵,也没有指挥大军围剿的经验,他看不到的各地的山岭道路,也看不到底下的军将士卒。

        他只能看到舆图之上的一条条的山川河流,文册之上一个个冷冰冰的死亡数字,塘报之上一件件经过修饰的战事。

        这地方之上真正的情况,又有几条能送进那紫禁城。

        不说没有多少的事实能够进入皇帝的眼中,就是内阁的那些阁臣如今实际上也弄不清底下的情况。

        欺上瞒下之事上行下效,一级瞒一级,一级欺一级,

        就是做了多年的三边总督,手下的耳目也不少,但是洪承畴都不敢说自己对于其下的一切都知根知底。

        孙传庭神情愤慨不平的说道。

        “如今军中将校多有跋扈骄横、畏惧怯战者,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人浮于事者众多。”

        而后似乎是又想起了什么,停顿了一下,继而又沉声言道。

        “恩师可听闻南直隶的情况?”

        洪承畴眉毛微挑,转目看向孙传庭,他回想了一遍,又沉吟了片刻,才开口道。

        “听说郧襄流寇突破包围网后,分兵而进,张献忠等众东奔南直隶,烽火东达淮扬。”

        “今年正月,张献忠等众合三十万众,分攻江浦、六合、安庆诸城,引得南直隶震动,后又西入邓州打破了州城,声势颇为浩大。”

        邓州知州孙泽盛平素不念民间疾苦,催科严酷,刑杀暴虐,又值岁荒民饥为盗,那些饥民私下联通献忠里应外合一起攻下州城。

        现在盘据南直隶和湖广、河南二省的渠帅大小共有十五股。

        诸营之中张献忠所部最强,正月之时,张献忠联合老回回马守应、曹操罗汝才、闯塌天刘国能,沿江而下,攻入安庆境内。

        孙传庭眉毛几乎拧成了一个川字,他的神情显得忧心仲仲。

        “卢九台去了宣大,总理的职位迟迟未定,左良玉、刘良佐等众骄横跋扈,与祖宽、李重镇等将如出一辙。”

        孙传庭的口中的卢九台指的正是卢象升。

        如今卢象升接任了宣大总督,他原本的总理之位,却是一直迟迟未决。

        “张玉笥的命令,被他们只当成是一纸空文。”

        今年正月的时候,巡抚张国维告急请兵,左良玉、马炉、刘良佐等人奉令应援。

        三月的时候,张献忠率精骑马军数万众进攻酆家店,分屯四山,将屯驻于酆家店的明军团团围住。

        史可法和总兵官许自强率兵驰救,但因兵力单薄,不敢进击,仅在数里之外鸣炮声援。

        二十五日,张献忠率领主力发起总攻,副将程龙、游击潘可大率众数次突围未果,程龙、陈于王自杀,潘可大等多名将领战死。

        流寇攻陷和州、含山、定远、六合等城,烽火接连百里,铁蹄马踏七府。

        总兵牟文绶、刘良佐、马爌还有左良玉等部这个时候终于是姗姗来迟,与张献忠等部大战于推车河。

        张献忠不敌战败,率众再度转入湖广,藏伏于湖广西北境的竹房乱山中。

        而后应天巡抚张国维三次发布檄文命令左良玉进入山中搜剿,但是左良玉没有响应,反而是纵兵在当地掳掠。

        洪承畴微微皱眉,放下了手中的茶盏,眼眸之中闪过一丝鄙夷。

        不过这一份鄙夷并非是对孙传庭,而是对于张国维还有南面的那些巡抚。

        “左良玉在我手下听命多时,与曹文诏、贺人龙等部一直是齐心讨贼,但凭驱使,毫无怨言。”

        “我下的令,左良玉听,卢九台下的令,左良玉也听,为什么到了南直隶,他们下的令左良玉就不听?”

        洪承畴合上了茶盖,他的声音略显阴沉,语气之中带着嘲讽。

        “七月的时候,左良玉领兵抵达开封,由登封的唐庄进军,路途遭遇流寇大部,双方爆发大战,从清早一直鏖战到下午,血战得胜。”

        “而后左良玉一路追击,又于唐河之田家营遇敌,良玉渡河击之,斩获颇众。”

        洪承畴目光微凛,冷声道。

        他虽然也不太喜欢左良玉,左良玉没有贺人龙那么老实,也没有曹文诏那么明白事理,但是大步分的时间左良玉都是听话的。

        “结果是什么,论功行赏的文书没有报上去,九月的时候,倒是收了弹劾。”

        “巡抚杨绳武上书弹劾左良玉避贼怯战,责令戴罪自赎。”

        孙传庭面色微变,他倒是不知道还有这一内情。

        “为臣者,就算冤屈……”

        孙传庭想要说话,但是话刚出口,声音却是又被其收了回去,最终化作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唉——————”

        他想到了因为战败失利而被免官的贺人龙,又想到了之前刘成功等一众因为战败而被撤职免官的将校。

        将校奋勇,然而一次失利,换来的却是丢官免职,甚至是论罪下狱。

        而且那些失利很多时候都不是他们能够造成的,这如何不让人心灰意冷。

        最重要的祖宽、李重镇等从辽东抽调而来的边军给他们带了一个坏头。

        只要手中兵强马壮,哪怕是骄横跋扈,纵兵劫掠,最多是被训斥弹劾,绝不会丢官免职。

        哪怕是闻令不动,那些巡抚也最多只是催促斥责。

        只不过多听几句斥责,不与流寇接战,只要不损兵折将,手中的军兵仍在,有着足够的筹码,他们也不会有其他的风险。

        军帐之中一时间陷入了沉静……

        “我们这些做督抚的,对于朝廷里的安排,唯有听任。”

        洪承畴斟酌了一下,虽然他知道自己的话对于孙传庭的想法起不了多少的影响,但是他还是提点了一下。

        孙传庭如今正在陕西各地整顿卫所,西安四卫已经是被其整顿的差不多了。

        四卫原先被侵占的田地,还有缺额的军士竟然都被其补的差不多了,四卫的卫军第一次有了战斗力。

        泾阳之战的时候,那些卫军竟让是挡住了李自成带领的精骑马军。

        虽说李自成当时并没有想要死战,只是为了冲出包围网,但是对于卫军来说,在平野之上面对冲阵的流寇精骑竟然没有崩溃,甚至还短兵交锋了数阵,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绩了。

        卫军堪用,而且卫所在保证自给自足的份上还能提供粮饷,这换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孙传庭就是做到了。

        孙传庭在理政和军务上面,都有着非凡的天赋,能够一眼便找出重点,雷厉风行的改变。

        不过……

        孙传庭这样的行事,无疑于是虎口拔牙。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而且孙传庭还不仅仅是断人财路,甚至是连别人的饭碗都要砸掉。

        这段时间孙传庭整顿卫所,整顿政务,得罪了太多的人,只怕这个巡抚的职位做不长久。

        那些风言风语和暗地里面的小动作,洪承畴全都看在眼里。

        不过洪承畴并没有去管的意思,有些东西最好不要招惹。

        洪承畴了解孙传庭,而且不是一般的了解,是很了解。

        他很清楚就算是如实说出问题,孙传庭也不会更改原本的计划,仍然会继续这样整顿卫所,甚至会更加大刀阔斧。

        孙传庭的锋芒太盛,太过于刚直,他不懂得什么叫做低头。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孙传庭才是孙传庭。

        相比于锋芒毕露的孙传庭。

        陈望的手段就要温和多,重建卫所,动用关系和孙传庭的名义来收取无主的土地,招募流民充为军户,训练卫军以充实城防,解放营兵使其可以四处调动。。

        洪承畴重新端起了放在一旁的茶盏。

        陈望上任汉中卫指挥同知的事情,洪承畴事前就已经知晓。

        陈望在请命之前,事先就已经是向着洪承畴提前说明了情况。

        曹文诏的提点,陈望都听了进去。

        曹文诏揣摩人心理的功夫可谓是登峰造极,洪承畴为人多疑,所以他的建议便是,在做一些决定之前必须要先告知洪承畴知晓,切记不可隐瞒。

        如果分不清轻重,那就事事禀报,件件上奏,作为嫡系就要作为嫡系的样子。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715570/11710707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